欢迎来到充电桩行业垂直门户网站!
您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 > 行业百科
行业百科
崭露头角的固态电池
信息来源:充电桩网 发布日期:2019-09-03
技术从来都是螺旋式上升,突破并非一朝一夕。
 
8月2日,大众集团首席执行官赫伯特·迪斯声称,大众集团将在欧洲建厂生产固态电池,并有望在2024-2025年间实现量产;而日前美国能源部直接财政拨款910万美元给通用汽车用于研发,并表明其中200万美元要与固态电池开发有关;8月22日,蔚来汽车与辉能科技战略合作协议,双方将共同打造采用辉能MAB固态电池包的样车。未来双方将围绕固态电池的生产等展开进一步的合作。
 
一系列迹象表明,国内外汽车厂商都开始对固态电池加大投入。其根本原因是锂电技术的部分局限性,固态电池的盈利前景巨大。
 
一、锂电的技术局限
 
中汽协数据显示,7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销售6.7万辆,环比下降51.4%,同比下降9.4%。
 
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7月份遇冷,表面上看是受政策补贴下滑影响,其实还是核心的锂离子电池技术局限,性价比还不够高,安全性受质疑,产品优势不够明显。
 
因此要想保住销量,在无补贴时代活得更好,锂离子电池必须降成本,实现高安全性、高能密度、轻重量等目标。
 
就目前情况看,正极材料已转向高镍三元发展;负极材料虽集中于石墨材料,但也向硅碳负极进行过渡。
 
不过正负极材料性能即使足够好,能量密度还是会止步于400Wh/kg,这是由正负极材料的理论容量所决定的。
 
相反,固态电池其碱金属电极能增加能量密度,还能延长使用寿命,同时固态电解质的传输效率高,不会发生过热爆炸,有充分的安全性。
 
二、安全性能为主
 
尽管今年7月销量遇冷,但总体来看新能源汽车销量依旧逐年增长。
 
新能源汽车发生安全事故,其中电池自燃占31%,这让潜在消费者顾虑重重,也影响新能源汽车发展进程的推进。
 
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,牵动着市场消费者的心,很容易产生负面影响,毕竟没有人愿意拿生命去买车。
 
而选用固态电解质,将会有效降低电池自燃风险。
 
现在各国车企都在大力研发固态电池技术,某种程度上,就是试图用高安全性这个“护城河”,拦截竞争对手,占领更多市场。
 
三、固态电池发展路线
 
固态电池采用不可燃的固态电解质替换可燃性的有机液态电解质,将会大幅提升电池系统的安全性,同时能够更好适配高能量正负极并减轻系统重量,实现能量密度同步提升。可以说很好地弥补了锂离子电池的上述两大技术局限。
 
在各类新型电池体系中,固态电池是距离产业化最近的下一代技术,这已成为产业与科学界的共识。
 
固态电池的发展过程,本质上是减少液态电解液使用,从半固态到准固态,最终迈向无液体的全固态电池。
 
固态电池电导率高,机械强度高,能量密度高,但电极和电解质界面还存在研究难点,大规模产业化、降低成本等难题还有待攻克。但固态电池已经迈出产业化的步伐。
 
有利的一面是国内锂电池领域有对应的技术积累和产业资源,可协助实现小部分商业化的固态电池产品。不利的一面是成本和应用领域受限,对比传统锂电暂未形成足够的竞争优势。
 
四、固态电池应用
 
固态电池是锂电池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,在特定应用领域,完全可以替代现有锂电产品。
 
固态电池体积小,有望率先发挥安全与柔性优势,优先在成本敏感度小的微电池领域扩展,如RFID、植入式医疗设备、无线传感器等。
 
然后随着技术和产品成熟,固态锂电池成本降低,再加上高能密度和体容量小,可装载于行程较短的家用乘用车、公交车,作为动力电池使用。
 
最后大规模踏入电动车与储能市场,从高端品牌往下渗透,实现下游需求的全面爆发。
 
固态电池技术的突破,将会给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内的许多应用领域带来巨大收益,形成至少万亿级规模市场。
 
固态电池,才刚崭露头角,未来的路还需要时间磨练。
版权声明
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,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。转载的所有的文章、图片、音/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。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,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,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。联系电话:18618257367;邮箱:SiC@yuanhengliye.com。

关于我们  |  联系我们  |  文章征稿  联系电话:18618257367

主办:元亨利业——充电桩行业垂直门户 京ICP备10013935号-3 京公安网备 1110580000号